第2章 最適合做生意的人
李嘉誠

【商人成功的三個條件】

以企業家和商人的標準來看李嘉誠,他無疑是成功的。關於他成功的奧秘,有許多人作過專門的研究,但無論如何,以下三個重要的條件是不容忽視的。

1、好手腕

所謂手腕包括商業競爭的方法和與社會溝通的方法兩個方面。有人將其歸納為李嘉誠「高超的外交手腕」。其實,熟悉李嘉誠的人都知道,言行較為拘謹的李嘉誠,絕不像一位談鋒犀利、能言善道的外交家。他像一位從書齋裡出來的中年學者,而不像那種巧舌如簧、精明善變的商場老手。但在這樣一個隨意而平常的外表後面,你不難發現,李嘉誠具有善變的商業謀略和靈活的溝通技巧。概括李嘉誠所具有的商業謀略,可以歸納為耐心等待,捕捉機遇,有智有謀,從長計議。李嘉誠正是這樣不斷地通過官地拍賣與私地收購,為地產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土地資源。

2、好口才

關於李嘉誠的好口才,許多人都有同感,李嘉誠的語言第一是誠實,第二是幽默。有關誠實大家已司空見慣,而其所具有的幽默則別具一格。例如,有記者採訪李嘉誠,問:「都說您是拍賣場上『擎天一指』,志在必得,出師必勝,可您有時為何還是中途退出?」

李嘉誠幽默地說道:「這已經超過我心定的價。你們沒看到我想舉右手,就用左手用勁捉住;想舉左手,就用右手捉住。」

3、好素質

有人常說,李嘉誠的成功是由於幸運。其實,誰都了解,幸運成全不了股市常勝將軍,李嘉誠之所以能成為股市強人,靠的還是他的良好素質。因為,他每一次股災之中,都能夠安然渡過,而不至於翻船落水。

一位跟隨李嘉誠多年的高級經理人在會見知名《財富》記者時說:「李嘉誠是一位最純粹的投資家,是一位買進東西最終是要把它賣出去的投資家。」這位經理人的話,揭示了李嘉誠在股市角色的優勢。這種優勢或許很多人都明白,但由於急功近利心理的驅使,許多人都不願做這種角色,而寧可做投機家。

投資家與投機家的區別在於:投資家看好有潛質的股票,作為長線投資,既可趁高拋出,又可坐享常年紅利,股息雖不會高,但持久穩定;投機家熱衷短線投資,借暴漲暴跌之勢,炒股牟暴利,自然會有人一夜暴富,也更有人一朝破產。香港股壇上赫赫有名的香大師香植球、金牌莊家詹培忠,都曾股海翻船,數載心血幾乎化為烏有。可見,人算不如天算——再聰明的人,都有失算之時,而李嘉誠依靠的是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考慮周全的智囊謀略,故而李嘉誠大進大出,都是一有良機,急速拋出,無形之中減少了自己的風險。


※ 李嘉誠金言:在看蘇東坡的故事後,就知道什麼叫無故受傷害。蘇東坡沒有野心,但就是給人陷害,他弟弟說得對:「我哥哥錯在出名,錯在出高調。」這個真是很無奈的過失。


【有耐心和毅力的人】


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,有時候是平坦的康莊大道,有時候是崎嶇的羊腸山徑。越是曲折的人生越有意義,因此困難險阻正是考驗人生的利器。

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是「事求人」的時代,因此只要學有專長就不怕沒有作為,一家公司做厭了立刻可以在別的公司找到新工作;這一行做膩了很容易轉到另一行。於是許多人想要自立做生意,然而那種易於「變節」的個性卻已經變成了薪水階級的第二天性。改不掉這種性格而想去做生意就會招致橫衝直撞、一事無成的後果。

本來人的性格有先天遺傳而來的,有後天環境造成的。在這兩種力量交互影響下,就造成種種不同的個性。

有喜新厭舊的人;有好死不如賴活的人;有橫衝直撞的人;有一遇困難就退縮不前的人;有見風使舵的人……所謂一樣米養百種人。因此有上班沒幾天就開始到別家公司找工作的人;有每次在同學會碰見就遞上一張不同公司不同職務的名片的人。這種人還是別做生意。

什麼事情一著手做就討厭,一碰到麻煩就趕緊躲開,這樣的人去做生意也一定不會成功的。

下棋也好、打球也好、交誼性的比賽也好,中途認輸,從頭再來,那是可以的。但是戰爭的話,一輸了就死路一條,是沒有辦法從頭再來的。做生意就是戰爭,商場就是戰場。

在商場上經營不利,可以認輸,宣佈倒閉,重新開業。但是本錢輸完了,生意怎麼做下去呢?輸了一次又一次,最後連一台貨車都輸掉了,誰批貨給你?你的信用喪失殆盡,到處碰壁,豈不是只有死路一條嗎?

因此,做生意一定要有不論碰到什麼困境,都要有咬緊牙關、堅守崗位、衝破難關的勇氣和毅力。擱置赤字,重新設立公司,這是合法的,也是合理的,但是沒有信用。任何人都會想:「這一次恐怕又要倒閉了吧。」這樣生意就難做了。做生意多多少少也要有種與商店共存亡的決心。所謂百年老店就是憑著這種「死守」的決心才能延續下來。而薪水階級最缺乏這種決心。

當然,不是說做生意不能轉向,生意的特點就在於其轉向靈活上,但轉向的良好時機是在賺錢的時候。在這個時機上轉業、移店,那麼原來的信用都可以運用,如果錯失了這個良機,那麼輕言轉業、移店,就會弄得一敗塗地。



【識時務的人】


商場有金言:但知勝而不知敗者,將一敗塗地。

一生事業都一帆風順,到壽終正寢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,實在太好了。無奈這種事情只有夢裡才有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以大膽地斷言,每一位成功者或多或少都嘗過或大或小的失敗。所謂禍福相倚,成功與失敗,幾乎是一體之兩面,不可分割。

但是,失敗並不是上帝的安排,而是有原因的。失敗或者由於對經營原理無知,犯下了錯誤;或者由於時運不濟,整個國家、整個城市、整條商店街的經濟情勢改變,無法逃避,因此陷於衰落。

前者或許是可以補救的,但是後者就像洪水、地震、火山,幾乎無法避免。

遇到像後者那樣的「天災」,該採取什麼態度呢?以不變應萬變,堅守崗位,死守城池,死而無悔嗎?這樣的節操的確感人。但是做生意並不需要這種英雄氣概,不需要美麗的讚辭。死守城池的做法,與其說是英雄,不如說是莽漢。

當你明知戰況極度不利,危機四伏,四面楚歌,將損兵折將,死傷慘重,試問你要與生意共生死呢,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?

君子不能吃眼前虧,識時務者為俊傑,還要以停業為上。

雖說商場如戰場,但是做生意是為了利,為了全家人的生活而奮戰,絕沒有與商店共存亡的道理。看情勢不對,就應該棄守這沒希望的生意,另謀發展。在戰場上可以為了國家而犧牲個人生命,為了全軍的存亡而死守崗位;在球場上也有為了隊友得分更多地做出犧牲的。但是在商場上,撇開企業間互相支援的特例不說,開店就是為了生活,一失敗就全家餓肚,誰也得不到利益。

勝敗乃兵家常事,但是敗軍之將不言勇,只有在一敗塗地之前,轉移陣地,另起爐灶,才能表現出兵家的智慧。因此,只有進而不知退,只知安而不知危的人是危險的。只有居安思危,以退為進的人才是真正的常勝將軍。

拿破崙不是曾豪言他的字典裡沒有「難」字嗎?然而滑鐵盧一戰不是一敗塗地嗎?這真是應了先賢的那句話:「但知勝而不知敗者,將一敗塗地。」

就像開車一樣,隨時要注意交通信號,注意路面安全,隨時準備剎車。開店應隨時檢查營業,甚至隨時準備關門大吉。總之,隨時應變,趨吉避凶。

資料來源:大都會文化‧行銷管理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